这是描述信息

新闻资讯

资讯分类
资讯分类

四川首座储气库开始注气 破解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供矛盾

  • 分类:行业新闻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1-03-11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3月10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牟9井开始注气,天然气瞬时流量为3万立方米每天,这标志着四川首座储气库牟家坪储气库开始注气,为打造川渝地区天然气“夏储冬用”新模式按下快进键。



四川首座储气库注气成功

       根据规划,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将在四川省宜宾市境内建设四川首个地下储气库群——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用于川渝地区用气季节调峰和事故应急供气,保障社会经济民生。

       据悉,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设计库容约60亿立方米,建成后平均日采气能力达2600万立方米。



技术人员正在紧张作业

       蜀南气矿工程师冉林形象地将储气库比喻为一块巨大的“天然气能量电池”。通过科学回注,天然气可以在地下形成储气仓库,在用气低峰时(例如夏季)向地下回注“富余”天然气,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用气高峰时(例如冬季)通过天然气管网将仓库里的天然气输送出去,及时“放电”,有效解决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供矛盾。

       作为国内首个由缝洞型储层改建的地下储气库,行业内尚无相关建库经验可借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成立专职项目组,集结地质与气藏工程、井工程、地面工程与经济评价多个专业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据介绍,项目组围绕“何处建”的问题,开展库址优选论证,确定了牟家坪、老翁场气田茅口组气藏地处川南天然气核心产区,可以改建储气库;围绕“高效建”的方法,开展技术攻关,开展储气库库容、工作气量、垫底气量、注采规模等关键参数设计优化,做好地下井工程和地面工程设计,同步开展利旧设施注气改造、老井处置等工作,统筹推进,快建快注;牢守“安全建”的底线,做好气藏动态监测,试注期间同步开展常规压力、温度监测,注采能力测试,流体性质监测等动态监测,积极与地方环保部门进行对接,确保安全清洁注气。

 

 

四川首座储气库开始注气 破解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供矛盾

【概要描述】 

      3月10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牟9井开始注气,天然气瞬时流量为3万立方米每天,这标志着四川首座储气库牟家坪储气库开始注气,为打造川渝地区天然气“夏储冬用”新模式按下快进键。



四川首座储气库注气成功

       根据规划,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将在四川省宜宾市境内建设四川首个地下储气库群——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用于川渝地区用气季节调峰和事故应急供气,保障社会经济民生。

       据悉,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设计库容约60亿立方米,建成后平均日采气能力达2600万立方米。



技术人员正在紧张作业

       蜀南气矿工程师冉林形象地将储气库比喻为一块巨大的“天然气能量电池”。通过科学回注,天然气可以在地下形成储气仓库,在用气低峰时(例如夏季)向地下回注“富余”天然气,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用气高峰时(例如冬季)通过天然气管网将仓库里的天然气输送出去,及时“放电”,有效解决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供矛盾。

       作为国内首个由缝洞型储层改建的地下储气库,行业内尚无相关建库经验可借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成立专职项目组,集结地质与气藏工程、井工程、地面工程与经济评价多个专业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据介绍,项目组围绕“何处建”的问题,开展库址优选论证,确定了牟家坪、老翁场气田茅口组气藏地处川南天然气核心产区,可以改建储气库;围绕“高效建”的方法,开展技术攻关,开展储气库库容、工作气量、垫底气量、注采规模等关键参数设计优化,做好地下井工程和地面工程设计,同步开展利旧设施注气改造、老井处置等工作,统筹推进,快建快注;牢守“安全建”的底线,做好气藏动态监测,试注期间同步开展常规压力、温度监测,注采能力测试,流体性质监测等动态监测,积极与地方环保部门进行对接,确保安全清洁注气。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21-03-11
  • 访问量:0
详情

 

      3月10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牟9井开始注气,天然气瞬时流量为3万立方米每天,这标志着四川首座储气库牟家坪储气库开始注气,为打造川渝地区天然气“夏储冬用”新模式按下快进键。

1

四川首座储气库注气成功

       根据规划,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将在四川省宜宾市境内建设四川首个地下储气库群——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用于川渝地区用气季节调峰和事故应急供气,保障社会经济民生。

       据悉,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设计库容约60亿立方米,建成后平均日采气能力达2600万立方米。

1

技术人员正在紧张作业

       蜀南气矿工程师冉林形象地将储气库比喻为一块巨大的“天然气能量电池”。通过科学回注,天然气可以在地下形成储气仓库,在用气低峰时(例如夏季)向地下回注“富余”天然气,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用气高峰时(例如冬季)通过天然气管网将仓库里的天然气输送出去,及时“放电”,有效解决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供矛盾。

       作为国内首个由缝洞型储层改建的地下储气库,行业内尚无相关建库经验可借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成立专职项目组,集结地质与气藏工程、井工程、地面工程与经济评价多个专业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据介绍,项目组围绕“何处建”的问题,开展库址优选论证,确定了牟家坪、老翁场气田茅口组气藏地处川南天然气核心产区,可以改建储气库;围绕“高效建”的方法,开展技术攻关,开展储气库库容、工作气量、垫底气量、注采规模等关键参数设计优化,做好地下井工程和地面工程设计,同步开展利旧设施注气改造、老井处置等工作,统筹推进,快建快注;牢守“安全建”的底线,做好气藏动态监测,试注期间同步开展常规压力、温度监测,注采能力测试,流体性质监测等动态监测,积极与地方环保部门进行对接,确保安全清洁注气。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map

友情链接

发布时间:2020-01-02 00:00:00

底部版权

发布时间:2020-08-25 10:03:43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重庆 ICP备案:京ICP备05004908号-2